金风送爽,聚智谋远,稻启新程。8月2日,由安徽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与荃银高科联合主办、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协办的“2025年安徽省再生稻品种选育与生产技术研讨会”在合肥成功举办。会议通过安徽再生稻品种现场观摩,围绕再生稻品种选育、生产技术创新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旨在推动再生稻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安徽省“千亿斤江淮粮仓”建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中国农业科学院万建民院士、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谢华安院士、中国水稻研究所胡培松院士、安徽省农业农村厅潘鑫副厅长、荃银高科张琴副董事长、总经理等有关单位领导、专家出席会议,国家生物育种重大科技专项课题专家、安徽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岗、站专家,以及有关高校、科研、推广、企业等单位代表,共100多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安徽省农科院研究员、安徽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李泽福主持。
领导致辞 共启新程
会上,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潘鑫致辞。他总结了安徽省种业发展现状及成效,指出安徽作为再生稻发展的优势区域,在再生稻推广、产量、技术及品牌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未来,安徽省将进一步聚焦品种选育,提升水稻机械化生产水平,强化产业服务,推进再生稻高质量发展,服务安徽“千亿斤江淮粮仓”建设。
荃银高科副董事长、总经理张琴在致辞中表示,荃银高科紧紧围绕“在有限土地上产出更多粮食”的科研目标,培育推广多个适宜市场需求、再生能力突出的高产优质水稻品种,得到了种植户的广泛认可。未来荃银将继续与育种团队、农技专家、种业同仁紧密合作,培育更多“省时省力、增产增效”的再生稻品种,推广先进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助推再生稻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院士专家 汇智聚力
研讨会上,胡培松院士作《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报告,从籼粳杂交利用的研究历史与新时代使命、籼粳交育种关键性状遗传机理解析、籼粳交杂交水稻育种与应用以及问题与发展思路等方面全面介绍了籼粳交水稻育种技术创新,为水稻产业创新拓展了新思路。
万建民院士对会议的形式与内容给予充分肯定,指出会议汇聚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科研院校、地方农技推广部门、企业等政产学研推企的单位代表,围绕再生稻产业关键技术开展研讨交流,有利于解决再生稻产业技术难题,促进产业快速发展。他鼓励荃银高科进一步加强再生稻技术联合攻关,保障国家重点农业科技项目的顺利开展。
谢华安院士肯定了安徽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及荃银高科对再生稻品种选育与生产技术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效。指出再生稻已成为新型耕作制度与轻简栽培方式,要进一步加强高产高效再生稻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开展全程机械化应用,促进规模经营和提高综合效益。同时他对年轻一代从事农业科研生产推广人员寄予殷切期望。
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所长张建福研究员作《再生稻高产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报告,深刻分析了水稻再生力特性,并从再生力评价体系的创建与应用、高效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方面解析再生稻高产高效关键技术。
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所所长蒋开峰研究员作《长江上游(四川)再生稻生产现状与科技创新》报告,四川是我国再生稻研究起源地,蒋所长系统介绍了再生稻研究发展历程,并阐述了当前再生稻的生产现状及面临问题,详细介绍了四川农科院在再生稻科技创新方面的探索。
安徽农业大学学术副校长吴文革研究员作《再生稻机械化丰产提质技术研究及其在安徽的应用》报告,从安徽省再生稻发展情况,再生稻及安徽机收再生稻的发展、机收再生稻丰产技术模式创新与应用、再生稻进一步发展的主攻方向,系统总结了我省再生稻品种及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情况。
荃银高科副总经理张从合研究员作《荃银高科水稻创新及再生稻研究进展》报告,详细介绍了再生稻的鉴定评价、育种技术和品种特性,筛选和培育出一批再生能力突出的水稻品种,为农民增产增收作出贡献。同时对荃银高科现阶段研发成果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汇报,他表示公司将一如既往地坚持科技创新发展,加快研发和推广再生稻新技术和新品种。
观摩考察 提振信心
研讨会期间,与会代表们前往荃银高科位于寿县三觉镇及合肥南岗镇的水稻科研育种基地,开展再生稻品种现场观摩活动。田间重点展示了荃科优822、荃优6019、荃优1802、荃优香66、荃两优香66等多个再生稻品种,院士专家们详细察看了品种的头茬稻长势情况,就品种的丰产性、抗倒力、再生力等关键指标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评估,对再生稻品种的田间表现和产量潜力给予肯定与好评,同时提出了专业建设性意见。
此次研讨会深入探讨了再生稻产业发展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为安徽省再生稻产业注入了新的科技动能,明确了未来发展方向。荃银高科将以此会议召开为契机,与各方携手并进,创新引领,共同推进种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安徽再生稻产业迈上规模化、标准化、优质化发展的新台阶,为挖掘粮食增产潜力、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贡献荃银力量!
0551-65316938
0551-65320226
ahqygk@163.com
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大道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