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技创新 小种子成大产业

坚持科技创新  小种子成大产业

眼下,正是一年一度的夏收、夏种、夏管“三夏”时节,位于蜀山区南岗镇的荃银高科育种基地一片繁忙,农民们有的在忙着整地栽种玉米,有的在为水稻、棉花和瓜菜的田间管理而忙碌。

种田效益差缘于缺种子

今年68岁的农民吴友满是忙碌人群中的一员。他是南岗镇鸡鸣村人,以种田为生。“以前,我们老俩口种5亩地,种的是杂交水稻,辛苦忙一年,也就收4000斤稻子,不划算。”吴友满说,如今,他把田地流转给了荃银高科做试验田。他除了能拿到各项农补和土地租金以外,平时还可以帮荃银高科的育种专家们打工挣钱。

土地流转之后,吴友满心中充满着疑惑:同样的土地,在自己手里种啥庄稼都不挣钱,可是,到了农业专家的手中,怎么就能生出“真金”来?“后来,看了他们种的粮食和瓜菜,我才明白:原来种子不一样。”吴友满指着地里五颜六色的甜瓜对记者说:“你看看,这瓜儿多漂亮啊!要是用这个种子种瓜,我也能挣钱。”

小小种子成就了大产业

正如吴友满所言,在农业生产中,种子很关键。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棉花育种王老师也认可这个观点。“同样是棉花,品种好的不仅结桃多,而且棉桃大,其棉花产量自然要比一般的品种高出很多。在大面积种植的情况下,由品种更新带来的经济效益是看得见的。”王老师说,正是基于这一点,荃银高科将科技创新视为企业的生命力,通过加强科技研发能力,不断推出新优农作物品种,在提高农民收成的同时,也能给企业本身带来更多、更高收益。

小小种子,也能成为大产业。从荃银高科的发展中能看到这一切。靠研发和经营种子起家的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经过8年的运营,于2010年成功上市,成为在创业板上市的“中国种业第一股”。目前,该公司拥有8家控股子公司,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2.8亿元。

科技创新助推种业增效

荃银高科的发展始终离不开科技创新。该公司负责人介绍,荃银高科成立至今已承担了国家、省、市有关科研项目10多项,去年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自主选育并审定农作物新品种20多个,获国家发明专利、植物新品种权授权10项。制定安徽省地方标准3项。在科研方面,该公司拥有一支40多人组成的专家队伍。目前,这支队伍正在着手筹建“荃银农业科学研究院”,计划下设水稻研究所、玉米/小麦研究所、棉油研究所、瓜菜研究所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实验室。

在距离吴友满干活的农田不远处,一座崭新的办公楼在大片农田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这个办公楼就是未来的“荃银农业科学研究院”,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实验室也在这个楼上。走进实验室,记者看到的是与科研试验田完全不同的另一番景象,在实验室一角,一个形似冰箱的仪器中摆放了水稻秧苗。“这叫光照培养箱,里面的稻秧是用来做DNA检测分析的。”实验室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通过检测分析DNA,可以快速锁定育种所需的目的基因,从而加快育种进程,这个方法在育种上称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就水稻育种而言,若要培育一个新品种,一般需要68年,而借助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可将育种时间缩短为45年。”缩短育种时间,对于种子企业来说,就是效益增长点,这也是荃银高科不惜成本筹建农业科学研究院的原因所在。

摘自《合肥日报》

联系我们
电话:

0551-65316938

传真:

0551-65320226

邮箱:

ahqygk@163.com

地址:

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大道98号


荃银高科微信公众号